close

  IMG_0336  

前天和某講師社團的主委討論官網架站問題(原官網置放之網路公司倒閉),不久又讀到本期經理人雜誌專欄文章所提『數位足跡』概念,深感共鳴啊!

作者提到他有次去南寧演講,因不熟地理,上百度搜尋南寧相關資訊,隨後就在臉書上收到南寧旅遊廣告的貼文。另外一次經驗是去哈佛大學進修,只是在Gmail中提到此事,接著就在Google上收到許多波士頓地區教育相關的廣告。雖然有我們的隱私權宣告,只會被機器閱讀,然而我們生活在數位化環境之中,這些數位足跡正在被許多機器閱讀中,甚至被機器做了一些智能化的決策(DDMM)。

 

IMG_0335

 

大數據時代裡,在社交場合認識一個人,事後可以搜尋到此人的相關資訊,如果他常在半夜逛臉書,就可能常失眠;如果他常PO負面心情,就可能有情緒傷害問題;作者提到有一位朋友退休後,在臉書上分享專業文章,只有100多人按讚;如果分享的是去哪兒吃喝玩樂,就會有500人按讚,所以他現在都分享吃喝玩樂的照片。其實沒有對錯啦,只是注意喔,我們都留下了數位足跡嘍,臉書就是你的臉、形象等等,難怪我發現有很多人,真的很懂得~愛惜羽毛!這是對的。

前面我提到重架官網的事,原網路公司倒閉,負責人原是大家知道的朋友,如今神隱避不見面,據說是債務問題。上網搜尋『數位足跡』一看,哇賽!一堆負面評論、謾罵之言充斥版面,社團官網的內控資料也因此大受波及,重點是,如此留下的足跡難以抹滅啊!為什麼我有深深的感慨? 我叫「蔡忠銘」,Google這三個字,我希望人們看到的是我的好事還是壞事? 當然是好事兒嘛!偏偏我也深受同名之累,幾年前知名的洪仲丘虐兵致死案件中,就有一位蔡忠銘的憲兵涉案(還好不是壞人),這事兒點閱率太高啦!被『擠版』很不爽對吧? 所以都請朋友Google我的名字要加2個字「蔡忠銘講師」哈哈哈。

作者結語說得真好啊,我們隨時隨地都在上網,也隨時隨地都被監視,數位足跡是個人省時的利器,但也是你的數位履歷,不可不慎啊!

arrow
arrow

    蔡忠銘講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